行業資訊
PPP模式將成為新型城鎮化融資重要渠道
發布日期:2015年06月02日瀏覽次數:次
核心提示: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遇到了現實困境:戶籍改革特別是特大城市的戶籍改革遠未取得突破性進展;與“人的城鎮化”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均等化也因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而難以有效實施。
北京--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遇到了現實困境:戶籍改革特別是特大城市的戶籍改革遠未取得突破性進展;與“人的城鎮化”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均等化也因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而難以有效實施。多種現實情況表明,創新型城鎮化融資模式已經成為新型城鎮化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。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的財政部、發改委、人民銀行《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》,傳遞出進一步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信號。PPP模式(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)將成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融資渠道。
――公共服務領域PPP模式加速推進
日前,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、發展改革委、人民銀行《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》。《意見》對充分激發社會資本活力,打造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、公共服務“雙引擎”,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作出了重要部署。《意見》明確了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PPP模式的工作要求,堅持依法合規、重諾履約、公開透明、公眾受益、積極穩妥五項原則,改革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,形成有效促進PPP規范健康發展的制度體系,新建項目逐步增加使用PPP模式的比例。健全財政管理制度,加強公共服務質量和價格監管,完善公共服務價格調整機制,健全法律法規體系。鼓勵廣泛采用PPP模式,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存量公共服務項目轉型為PPP項目。
國家發改委日前在門戶網站開辟PPP項目庫專欄,公開發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(PPP)推介項目。首批發布的項目共計1043個,總投資1.97萬億元。項目范圍涵蓋水利設施、市政設施、交通設施、公共服務、資源環境等多個領域。所有項目都已明確項目所在地、所屬行業、建設內容及規模、政府參與方式、擬采用的PPP模式、責任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,社會資本可積極聯系參與。
可以明確看出,繼去年國家重點在經濟類基礎設施領域推廣PPP項目后,今年公共服務領域無疑將成為推廣PPP項目的重點。
――PPP模式成為新型城鎮化融資重要渠道
公共服務領域PPP模式加速一方面是國家鼓勵和相關政策的促進,另一個更為現實的原因是順利推進新型城鎮化,在地方政府債務困境下,打造有效的融資渠道具有決定性作用。
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今年3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會“市政債: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最優選擇”分論壇上表示,目前,地方債的規模比國家債務的規模大,國債將近10萬億元,地方債在審計署2013年6月審計的情況來看,按當時估計的政府需要代償的比例估算,地方政府要償還的債務責任在12萬億到13萬億元之間。從目前的統計結果看,有一定的增長,但是增長的速度比預估要低。
評級機構惠譽日前預計,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比例將從2008年底占GDP的18%升至2014年底的32%。14.9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債增長占總債務增長的18%。
一邊是高歌猛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,一邊是地方政府捉襟見肘的融資現狀,創新新型城鎮化融資模式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。正是在此背景下,PPP等創新融資模式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。
社會資本創新參與地方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再現新進展。26日,國內首只千億元規模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PPP產業基金在上海誕生。該基金由中國建設銀行、綠地集團牽頭發起,以綠地集團簽約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為主要投資對象。軌道交通基金以有限合伙企業形式設立,由綠地金融、建工投資、建信信托三方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擔任普通合伙人、執行合伙人,并由發起人、戰略合作方作為有限合伙人,總規模為1000億元,分期發行,首期規模240億元。
從各地情況來看,目前各地PPP合作項目正加速推進。深圳市軌道辦26日披露,深圳地鐵6號線將采用公私合營(PPP)的投融資模式進行建設,前期工程已于2014年底動工,主體工程力爭今年內展開。據披露,深圳地鐵6號線將由深圳地鐵集團與香港地鐵公司共同投資建設,并組建項目公司,特許經營該線路30年。地鐵6號線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的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項目之一,也是深圳軌道交通三期投融資改革試點線路,起于深圳北站樞紐,終于松崗站,全線長37.7公里,設車站20座,投資概算為185億元。
5月12日,河北省舉行PPP項目推介會,推出首批32個重點項目,涉及城市軌道交通、機場、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領域,估算投資總額達1330億元。
事實上,自去年底財政部推出全國30個示范項目以來,江蘇、安徽、湖南、福建等諸多省份都已推出當地的PPP項目,盡管尚無全國統計數據,但財政部估算,目前已公開的PPP項目總投資約2萬億元。
――完善機制促使PPP模式順利開展
在相關部委的大力推動下,PPP模式調動了地方政府和民資的積極性,但需要正視的是,猶豫觀望也不為少見,項目“拋荒”或者長時間難以取得有效進展的現象時有發生。
“社會對PPP模式存在一定的誤解,以為這是一種融資方式。如果從目標管理的角度來看,引進和運用PPP模式更多的是為社會提供一種公共服務。融資只是手段,提供公共服務才是目的。從這一角度來說,PPP模式更多的是管理模式,而非僅僅是融資模式。”財政部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潔說。
孫潔指出,PPP模式的核心要素有三個。一是社會資本與政府公共部門是平等的伙伴關系,在實現共同目標中,社會資本對利潤的追求與政府公共部門對公共福利的追求共同實現。二是利潤的可控制性。PPP項目一般都是社會公益項目,對追求短期效益的企業,政府應該加以拒絕。三是風險分擔。PPP模式應以承擔能力劃分風險,從而降低項目的整體風險。
業內人士指出,當前PPP項目運行最大的難題就是各有想法。地方政府及部門多將其視為投融資渠道;社會資本則想盡快回收資本、技術,有的甚至希望從中獲取暴利。而“政府能否按合同依法辦事是民資最大的顧慮。”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金永祥說。
能不能讓PPP項目成為政府、企業、社會三方共贏,現在來看,關鍵在于完善并細化制度建設。
轉自 中國金融信息網
北京--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遇到了現實困境:戶籍改革特別是特大城市的戶籍改革遠未取得突破性進展;與“人的城鎮化”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均等化也因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而難以有效實施。多種現實情況表明,創新型城鎮化融資模式已經成為新型城鎮化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。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的財政部、發改委、人民銀行《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》,傳遞出進一步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信號。PPP模式(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)將成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融資渠道。
――公共服務領域PPP模式加速推進
日前,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、發展改革委、人民銀行《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》。《意見》對充分激發社會資本活力,打造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、公共服務“雙引擎”,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作出了重要部署。《意見》明確了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PPP模式的工作要求,堅持依法合規、重諾履約、公開透明、公眾受益、積極穩妥五項原則,改革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,形成有效促進PPP規范健康發展的制度體系,新建項目逐步增加使用PPP模式的比例。健全財政管理制度,加強公共服務質量和價格監管,完善公共服務價格調整機制,健全法律法規體系。鼓勵廣泛采用PPP模式,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存量公共服務項目轉型為PPP項目。
國家發改委日前在門戶網站開辟PPP項目庫專欄,公開發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(PPP)推介項目。首批發布的項目共計1043個,總投資1.97萬億元。項目范圍涵蓋水利設施、市政設施、交通設施、公共服務、資源環境等多個領域。所有項目都已明確項目所在地、所屬行業、建設內容及規模、政府參與方式、擬采用的PPP模式、責任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,社會資本可積極聯系參與。
可以明確看出,繼去年國家重點在經濟類基礎設施領域推廣PPP項目后,今年公共服務領域無疑將成為推廣PPP項目的重點。
――PPP模式成為新型城鎮化融資重要渠道
公共服務領域PPP模式加速一方面是國家鼓勵和相關政策的促進,另一個更為現實的原因是順利推進新型城鎮化,在地方政府債務困境下,打造有效的融資渠道具有決定性作用。
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今年3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會“市政債: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最優選擇”分論壇上表示,目前,地方債的規模比國家債務的規模大,國債將近10萬億元,地方債在審計署2013年6月審計的情況來看,按當時估計的政府需要代償的比例估算,地方政府要償還的債務責任在12萬億到13萬億元之間。從目前的統計結果看,有一定的增長,但是增長的速度比預估要低。
評級機構惠譽日前預計,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比例將從2008年底占GDP的18%升至2014年底的32%。14.9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債增長占總債務增長的18%。
一邊是高歌猛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,一邊是地方政府捉襟見肘的融資現狀,創新新型城鎮化融資模式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。正是在此背景下,PPP等創新融資模式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。
社會資本創新參與地方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再現新進展。26日,國內首只千億元規模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PPP產業基金在上海誕生。該基金由中國建設銀行、綠地集團牽頭發起,以綠地集團簽約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為主要投資對象。軌道交通基金以有限合伙企業形式設立,由綠地金融、建工投資、建信信托三方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擔任普通合伙人、執行合伙人,并由發起人、戰略合作方作為有限合伙人,總規模為1000億元,分期發行,首期規模240億元。
從各地情況來看,目前各地PPP合作項目正加速推進。深圳市軌道辦26日披露,深圳地鐵6號線將采用公私合營(PPP)的投融資模式進行建設,前期工程已于2014年底動工,主體工程力爭今年內展開。據披露,深圳地鐵6號線將由深圳地鐵集團與香港地鐵公司共同投資建設,并組建項目公司,特許經營該線路30年。地鐵6號線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的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項目之一,也是深圳軌道交通三期投融資改革試點線路,起于深圳北站樞紐,終于松崗站,全線長37.7公里,設車站20座,投資概算為185億元。
5月12日,河北省舉行PPP項目推介會,推出首批32個重點項目,涉及城市軌道交通、機場、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領域,估算投資總額達1330億元。
事實上,自去年底財政部推出全國30個示范項目以來,江蘇、安徽、湖南、福建等諸多省份都已推出當地的PPP項目,盡管尚無全國統計數據,但財政部估算,目前已公開的PPP項目總投資約2萬億元。
――完善機制促使PPP模式順利開展
在相關部委的大力推動下,PPP模式調動了地方政府和民資的積極性,但需要正視的是,猶豫觀望也不為少見,項目“拋荒”或者長時間難以取得有效進展的現象時有發生。
“社會對PPP模式存在一定的誤解,以為這是一種融資方式。如果從目標管理的角度來看,引進和運用PPP模式更多的是為社會提供一種公共服務。融資只是手段,提供公共服務才是目的。從這一角度來說,PPP模式更多的是管理模式,而非僅僅是融資模式。”財政部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潔說。
孫潔指出,PPP模式的核心要素有三個。一是社會資本與政府公共部門是平等的伙伴關系,在實現共同目標中,社會資本對利潤的追求與政府公共部門對公共福利的追求共同實現。二是利潤的可控制性。PPP項目一般都是社會公益項目,對追求短期效益的企業,政府應該加以拒絕。三是風險分擔。PPP模式應以承擔能力劃分風險,從而降低項目的整體風險。
業內人士指出,當前PPP項目運行最大的難題就是各有想法。地方政府及部門多將其視為投融資渠道;社會資本則想盡快回收資本、技術,有的甚至希望從中獲取暴利。而“政府能否按合同依法辦事是民資最大的顧慮。”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金永祥說。
能不能讓PPP項目成為政府、企業、社會三方共贏,現在來看,關鍵在于完善并細化制度建設。
轉自 中國金融信息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