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資訊
建筑行業:PPP模式迎來“爆發期”
發布日期:2016年05月03日瀏覽次數:次
中國PPP研究院副院長滿莉博士認為“PPP(公私合營模式)”已經到了“火山口”,中國未來8-10年PPP將是一個常態。中國建筑國際(03311)企業傳訊部主席周志軻稱,PPP模式對公司來講,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,投資回收更有保障,而且社會資本的參與也使基建市場更加市場化,這是基建行業改革的重要一步。
滿莉通過三個關鍵詞闡述了目前PPP模式的三個重要啟示,分別是,“借力”、“杠桿”和“選擇”。
其中“借力”表現在政府端的公信力、控制力和影響力與社會資本端的創新力、對市場的敏銳度和資本運行的風險控制力,這兩個端的相互借力,合力形成的partnership,最終體現在控債和提效上就是PPP的主要動力。
“杠桿”表現在PPP模式將廣泛使用各種金融杠桿,例如融資租賃工具。使用PPP有效擴大政府對盤活存量的政策影響力,使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進來。
“選擇”表現在選擇對的項目,選擇匹配的、靠譜的合作伙伴,且一定要有前瞻性,現在PPP強調的是全生命周期,在前期頂層規劃設計的時候,就需要投入。
周志軻認為PPP模式更多是一種合作關系,傳統的BT/BOT是一種商務模式,這三種模式不是可比較或對立的,多數PPP是建立在BT/BOT模式之上的一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關系。新BOT式PPP模式中公司和政府按比例投資,較傳統BOT模式全項目的準備期,2016年會看到PPP項目開工明顯加快。
來源:智通財經